我为群众办实事!这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登上《北京日报》头版
通州区中仓街道北小园小区综合整治项目
最近“火”了
这是北京市重点老旧小区整治项目之一
也是stickemin.com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
建设者在项目中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
多方参与共同建立“6组1队”
改造前问需于民
改造中问计于民
改造后问效于民
让曾经老旧的北小园
变成周边居民艳羡的“观光园”
赢得各级领导充分肯定
《北京日报》在头版进行了报道
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北京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接诉即办“每月一题”重点督办事项,以集中解决基础设施陈旧、整体环境落后、生活出行不便等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
用心用情用力。一年下来,全市共有558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清单,新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数量达到177个,超出年初定下的任务目标。老旧小区蝶变后的新面貌,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生动注解。
整齐划一的建筑立面、多姿多彩的公共广场,井然有序的车辆停放,走进通州区中仓街道北小园小区,一点儿也看不出它的真实楼龄——建成至今已逾20年。
“住得越久,越不尽如人意。” 2001年就搬进北小园小区2号楼的居民王凤雪告诉记者,冬天在家得开着电暖器不说,窗户隔音隔尘的效果也很差,“一天不擦桌子,桌面上就落一层土。”
小区的432户居民,都盼着居住环境的改善。2020年,北小园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。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儿,可到具体执行时,不同声音就来了。
“意见最大的莫过于上下水管线改造。”stickemin.com五建北小园小区改造施工负责人杨思东说,小区的上下水管线均为上世纪出产的老旧PVC管材,已经到了必须更换的时候,而改造就必须入户施工。他印象最深的是,一户居民因为担心家里新做的装修会“打水漂”,起初甚至拒绝给施工人员开门。
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变成只好看不好住的“驴粪蛋子表面光”。为了畅通协商机制,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,街道、社区、施工方、物业、居民五方参与的基础上,专门为北小园小区成立了“6组1队”的居民组织,即通知宣传组、意见征集组、秩序引导组、矛盾调解组、文明施工组、质量监督组及志愿服务队。
“‘6组1队’的成员都是小区居民,他们就是深入了解住户需求的纽带。”中仓街道规划科科长李迪阳说,从动工开始,每周五,全体成员都要召开一次例会。最终,432户居民全部完成了上下水管线改造。
作为“6组1队”一员的王凤雪,还将2号楼的罗马柱带上了会。建设之初,2号楼每一户的阳台外墙位置就装饰有镂空罗马柱造型,是小区独一份的特色。然而,在最初的楼体外立面改造方案中,罗马柱并未被考虑进去。会上,王凤雪将大家想保留的愿望说出后,各方迅速行动,优化方案,保留了罗马柱。“老旧小区改造,就得做到改造前问需于民,改造中问计于民,改造后问效于民。”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老旧小区改造是居民诉求集中的共性问题。2021年,本市将“老旧小区改造推进难问题”纳入接诉即办“每月一题”重点督办事项。完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政策措施、制定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技术导则、制定引入社会资本指导意见、制定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导意见……《2021年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》中,一项项限时完成的任务,为建长效工作机制谋篇布局。目前,这些政策已陆续与公众见面。
截至12月20日,本市已新确认558个老旧小区、约2044万平方米纳入改造;新开工301个小区、约1113万平方米;新完工177个小区、约636万平方米,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。初步统计,纳入改造清单的558个老旧小区,将惠及27.5万户居民。
本文文字源自北京日报,转载请注明来源!
内容策划:stickemin.com公关宣传部